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全国企业信用评价网 >> 信用资讯 >> 浏览文章

英媒:中国需重塑传统信用文化

点击:1

    最近披露的中国一系列造假事件触目惊心,从唐峻学历门、紫金矿业污染门、证券分析员抄袭门到三聚氰胺在某些地区死灰复燃,显示诚信缺失业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最大顽疾。而这一顽疾在官商勾结、法律执行力疲弱与诚信文化缺失的护卫下,有愈演愈烈之势。 

    紫金矿业也好,抄袭事件也好,所有的一切都是失信文化、钱权文化、欠缺独立规则体系的准市场经济的经典标识。造假损害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肌理。最重要的是交易成本越来越高,信用经济无法推广。目前市场中人信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模式,而无抵押品不放贷成为银行通例。 

    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信用经济与金融创新成为无本之源。直接的信用损失难以确切统计。有统计称,由于信用缺失,中国每年财政上的损失高达约5000个亿。 

    要革除造假,就要扎根中国本土寻找信用的火花。中国不良贷款率较低的地方,往往是商业文明传统较深厚之地,有人情社会的特点。以长三角为例,农村信贷与中小企业信贷坏账率较低,银行扎根于当地熟人社会网络,通过库存、税收等指标衡量企业与个人信用,十分有效。 

    重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用体系,与西方式的信用基础工程相结合,辅之以严格的法律规范,是打造中国式信用体系文化的必由之路。 

首 页 | 关于我们 | 社会责任 | 诚信宣言 | 机构与人员查询 | 合作申请 | 人才招聘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