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5日,《中国职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研究成果在深圳正式交付中国职业信用公共管理平台。该项成果第一次全面而规范地界定了职业信用,并完整地构建了职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这标志着中国在职业信用管理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方面有了理论依据,它的发布具有重大的里程碑式的意义。当日,“2012深圳年度职业诚信大使评选标准发布暨中国职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交付仪式”在中国职业信用公共管理平台总部隆重举行。
作为国内职业信用产业的发起者,为制定更加规范的行业标准,占领学术制高点,更好地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服务,中国职业信用公共管理平台于2012年2月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达成了课题研究合作协议。国内着名信用研究专家吴晶妹教授领衔担纲课题专家组,负责课题研究的整体推动。课题研究小组由四名教授、四名博士和十余名硕士共同承担课题研究任务。
在成果交付仪式上,吴晶妹教授指出,《中国职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对职业信用进行一个较为全面规范的理论界定,中国职业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已也构建成型,根据目前国内的职业信用行业的发展状况,本研究成果的发布与应用至少领先行业同类机构15年以上。
中国职业信用公共管理平台负责人姜绍立先生强调,职业信用基础理论研究与界定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是职业信用管理理论与实践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突破口,平台与人大合作的《中国职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及时有效地填补了理论空缺,前瞻性地对职业信用的评价和管理的活动实践进行了指导,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该项成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和强化职业信用指标研究,树立行业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让中国信用产业为之振奋。
仪式上,“中国职业信用指标评价体系”正式作为“2012深圳年度职业诚信大使评选活动”的评选标准,首次实践价值。深圳新闻网总经理李晓峰在会上指出,职业信用的建设,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及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职业诚信大使”的评选旨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市委宣传部提出的“仁义礼智信”倡议,他强调:“中国职业信用指标评价体系的出台,为职业诚信制订了一份"说明书",让我们发现身边平凡但不普通的职业人,也让更多的人诚信有了标准可依。”
据悉,“2012深圳年度职业诚信大使评选活动”由深圳文明网、深圳新闻网和中国职业信用公共管理平台联合举办,该活动将持续到年底。
来源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