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曹义孙在6日的小组讨论上表示,中国在创造经济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却忽略了中国的传统美德,道德文化发展成为“软肋”。
曹义孙认为,中国正处于转型阶段,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都在剧烈震荡。改革开放以来,优先发展经济,也造成人们过度注重利益,内心失去了行为准则。其行为只由自己的欲望和外部力量来控制,在各种欲望的驱使下不择手段地为了达到目的而去不断地破坏或损毁社会或他人利益。
一方面是败德、失德的恶性事件经常发生。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对道德的缺失越来越难以容忍,人民群众对良好道德风尚的渴求越来越强烈。所以,此时更需要党和政府回应民众的这种呼声,并将其落实到国家政策层面,这本来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应有之义。
“诚信,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要素和基础要素。”在曹义孙看来,需要党和政府对此加以引导、规范,不仅仅是抵御消极的道德观扩散,更要用积极的手段大力传播积极的价值观。特别要以立法为基础和前提,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为治理中国的诚信缺失作出贡献。
来源:人民政协网